酱香型白酒的四大工艺详解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碎沙工艺、坤沙工艺、窜香工艺以及翻沙工艺。这四种工艺在酿造方法与步骤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最终酿造出的白酒风味差距较大。从消费者的角度,由于前两种工艺更为复杂,因此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由这些工艺制作出的酒水。
1. 碎沙工艺
碎沙工艺采用粉碎过后的高粱进行酿制,其成品酒被称为“碎沙酒”。这种工艺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发酵速度快,出酒量较高。虽然品质一般,但足以满足大众需求。
碎沙工艺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操作,不需要经过“回沙”环节,从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由于工艺相对粗放,其酿造出的白酒在口感和香气上往往不如坤沙酒精致。
2. 坤沙工艺
坤沙工艺是酱香型白酒的标准酿造工艺,也被称为“12987工艺”。整个工艺过程持续一年时间,包括两次原料投放、九次高温蒸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蒸馏取酒,最终制作出完美的“坤沙酒”。
坤沙工艺的难点在于其耗时较长且出酒量不多,因此市面上“坤沙酒”的价格通常是最高的。正是这种复杂的工艺赋予了坤沙酒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使其成为酱香型白酒中的高端产品。

3. 窜香工艺
窜香工艺指的是利用坤沙工艺之后留下的酒糟,再勾兑上食用酒精制成的酒水。这类酒水的味道较为寡淡,几乎毫无口感,因此许多人认为其并不属于真正的酱香酒。
窜香工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出酒率,但其酿造出的白酒在香气和口感上与坤沙酒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其市场认可度较低。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种工艺酿制的酒水更像是酒精勾兑产品,而非真正的酱香型白酒。
4. 翻沙工艺
翻沙工艺同样使用坤沙工艺留下的酒糟,但会添加新的粮食和酒曲,以确保出酒量的同时保留大部分酱香型白酒的口感。这种工艺属于较次的酱香型白酒,但相比窜香工艺,其品质和口感仍有提升空间。
翻沙工艺的优点在于其成本较低,能够满足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需求。由于酒糟的重复利用导致其香气和口感不如坤沙酒,因此其市场地位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