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迈入降本增效周期三大啤酒企业去年减员超千人,白酒公司高管集体降薪|酒业财报观察

新一轮业调整期:减员与扩招并行

在上一轮行业调整期,酒企普遍面临业绩倒退,采取减员、降薪等方式应对,部分企业甚至被兼并重组。新一轮调整期正在持续,尽管产能和员工数量均大幅扩容,酒企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需求下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了44家酒业上市公司的员工数据,发现过去一年间,酒业上市公司共减少了3800多人,员工总数减少至30万人以下。

茅台私藏酒53度酱香型

啤酒行业减员明显

去年酒业的减员主要集中在啤酒行业。2024年,百威亚太中国区、华润啤酒、燕京啤酒在职员工均减少了上千人。其中,百威亚太中国区减员最多,从2023年末的21181人减少至2024年末的18401人;华润啤酒和燕京啤酒也分别减员上千人;青岛啤酒减少800多人。这一背景是中国啤酒行业整体下行,多家龙头酒企营收、销量下滑。

白酒行业逆势扩招

与啤酒行业不同,白酒行业去年所有上市公司员工总数不减反增,大部分酒企还在逆势扩招。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7家出现减员,其中减员最多的是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岩石(即上海贵酒),去年减员近800人。头部酒企的在职员工数量全部正增长,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去年在职员工数量增长上千人;山西汾酒、古井酒、今世缘、珍酒李渡、迎驾贡酒也各增加了数百人。

酒企应对策略:降本增效与人才储备

生产环节用工需求

综合行业人士观点,酒企在生产环节确实有一定用人需求。白酒酿造高度依赖人力,尤其是有经验的员工。近年产能提升后,员工需求相应增长。即便部分企业开始对包装、物流等非直接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用工需求仍在增长。以贵州茅台为例,八成员工是生产人员;五粮液三分之二是生产人员;山西汾酒的生产人员也占到在职员工的六成以上。

国企背景与社会责任

多数白酒企业有国资背景,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其经营的重要维度之一。解决应届生就业是近几年政府的重要工作,很多白酒企业作为当地龙头企业,自然当仁不让。以茅台为例,去年茅台酒股份公司公开招聘公告中明确提到响应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各项部署决策,结合生产经营需求确定了招聘名额。

招聘门槛提升

酒企的正式员工招聘要求更为严格,普遍要求大专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头部酒企对应聘者的专业也会提出要求。茅台酒股份公司去年开展的公开招聘,本科生需要是电子信息、化工制药、计算机、生物、机械等理科专业,或者经济、金融、法学、工商管理等偏经管向的文科专业。茅台还会面向顶尖高校开展专项引才。

薪酬调整:高管降薪,普通员工稳定

高管薪酬大幅缩水

尽管酒业并未出现大面积裁员,企业的薪酬开支已经在收紧。去年有11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董监高合计报酬减少,不少高薪酒业高管的报酬明显缩水。例如,口子窖董事长、总经理徐进税前报酬从前一年的364.4万元大幅减少至264.4万元;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2023年税前报酬超过300万元,去年不到200万元。经营表现不如预期的酒企,核心高管纷纷带头减薪。

普通员工薪酬相对稳定

相较于高管,酒企普通员工的人均薪酬去年保持相对稳定。去年只有5家白酒上市公司非高管人均报酬下降,分别是洋河股份、顺鑫农业、迎驾贡酒、金种子酒和*ST岩石,其中前四家降幅都只有低个位数。即便是一些业绩下滑的酒企,去年非高管人均报酬依旧保持小幅增长,如舍得酒业、酒鬼酒。只有去年裁员、员工大批离职的*ST岩石员工报酬缩水了一半以上。

未来展望:调整期尚未结束

尽管本轮调整期中酒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调整期尚未结束。降本增效是否还会伸向其他科目、酒业打工人的收入能否稳定下去,还要继续观察。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白酒新周期要迎来拐点,至少要有三个信号:渠道面临生死洗牌、酒企选择控货稳价、茅台价格长期横盘。目前观察,酒企控货稳价已经常态化,渠道洗牌尚在进行中,而价格横盘的信号还尚未出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jiufenlei.com/post/1834.html

相关推荐

12种香型白酒,你知道几种?

12种香型白酒,你知道几种?

中国白酒的12种香型详解酒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传承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古代的祭祀酒到现代的宴饮酒,酒始终在中华...

酒类资讯 2025-05-14 0 2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