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发展全记录从默默无闻到群雄逐鹿

作为一个对文化略有研究且热衷于探寻各类佳酿背后故事的人,我对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历程一直满怀好奇与关注。
回首往昔,在 2008 年以前,酱香型白酒的受众面实在太小了。那时,当人们谈及酱香型白酒,脑海里几乎只有茅台这一个品牌。整个酱香型白酒市场,产能处于待挖掘状态,众多品牌企业也还在酿酒研发的路上摸索,根本没真正踏入销售市场的激烈角逐。我想,那时候的酱香酒就像一颗被遗落在角落的明珠,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它的璀璨光芒。
2008 年,仿佛是命运的转折点,众多酱香型白酒企业像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开始积极扩大产能,精心布局市场营销。恰好碰上政务消费需求爆发,一时间,数千家酱香型白酒品牌迎来了属于它们的集体狂欢。到 2012 年,酱香型白酒市场营收飙升至 540 亿元,在整体白酒市场中的占比达到 12%,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热闹局面。那段时间,酱香酒市场就如同一场盛大的派对,每个参与者都沉浸在蓬勃发展的喜悦之中。
好景不长,“限三公” 政策在 2013 年出台,这对酱香型白酒市场,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市场需求锐减,中小企业由于前期在扩产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这冰冷的市场环境下,扩产能和销售产品都困难重重,部分企业甚至无奈被迫出局。这个阶段,就剩下数十家有规模的品牌企业在艰难中拼杀,靠着自身的品牌力和规模化,努力在这艰难的市场中争取一席之地。看着那些中小企业的困境,真的让人感慨市场的风云变幻,也心疼那些为梦想拼搏却遭遇挫折的酒企。
幸运的是,从 2016 年开始,酱香型白酒行业慢慢迎来了春天,进入回暖期。商业端和大众消费端都呈现出 “无人不识酱” 的繁荣景象。随着茅台热度持续攀升,习酒、郎酒、珍酒、国台等二三四梯队的酒企纷纷跟上脚步,通过优化渠道、树立品牌形象、推出明星大单品、扩大产能等方式,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品牌形象。市场逐渐形成头部前十的寡头竞争局面。2021 年,我国酱香型白酒市场总营收高达 1900 亿元,销售收入在我国白酒市场占比约 31.5%。如今,酱香型白酒品牌整体呈现 “一超多强” 的格局,竞争愈发激烈。在茅台这个 “龙头” 的带领下,培育出了超过五千万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领略到了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像习酒、珍酒、国台、金沙等头部品牌,也一同为酱香型白酒的发展添砖加瓦。可以预见,未来酱香型白酒会朝着品牌化、核心大单品独占的格局发展。茅台以其绝对优势(市占率约 65%)稳居榜首,习酒、郎酒年销量超百亿位列第二梯队,珍酒、国台、金沙处于年销量 50 - 100 亿元区间,并且凭借产能扩容和核心大单品出圈等优势,正努力冲击百亿规模圈。其他年销量小于 50 亿元的众多品牌,也在不断丰富着酱香型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品牌都在为了自己的荣耀和未来奋勇向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jiufenlei.com/post/98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