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酱香型白酒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品牌发展策略

北京作为中国白酒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近年来酱香型白酒的竞争愈发激烈。曾经,茅台北京酱香型白酒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郎酒、茅台不老酒、永福酱酒、白金酱酒、习酒等众多品牌的涌入,北京酱香型白酒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不仅贵州茅台集团旗下的其他酱香型品牌纷纷进军北京,其他省份的酱香型白酒品牌以及名酒旗下的酱香型白酒品牌也纷纷摩拳擦掌,试图在北京市场分得一杯羹。

北京产酱香型白酒叫什么名字

在过去,北京市场上的酱香型白酒品牌数量相对有限,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酱香型白酒品牌开始涌入北京市场,试图开拓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从2011年冬季到2012年冬季这一年的时间里,北京酱香型白酒市场的竞争已经悄然升温,市场上的品牌竞争故事层出不穷,令人瞩目。

在2011年冬季,“酱酒崛起”成为了业内和业外北京消费者热议的话题。当时,由于茅台酒的高昂价格令大众消费者难以亲近,市场上缺乏大众价位的酱香型白酒。在这种背景下,赖茅品牌以低端价位、亲民姿态进入北京市场,并积极在商超渠道铺货。好景不长,2012年春节后,赖茅酒在商超渠道大幅降价促销,但到了2012年秋季,白酒销售旺季开始时,赖茅品牌却在北京的大中型商超中消失无踪。

这一现象反映出,外埠品牌若想在北京市场扎根,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与推广,不仅要在各种渠道铺货,还要在各种媒介上进行精准的宣传规划,这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品牌需要明确自身在行业内的定位,遵循成长规律,脚踏实地发展。赖茅在低端市场面临本土强势品牌红星、牛栏山的竞争,而在茅台和郎酒推出低端酱香型白酒后,赖茅更是陷入困境。因此,对于赖茅,转战二、三线城市或县级市场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郎酒则在北京市场“先行一步”,主攻中端价位市场,并在2012年之前成为“中端酱酒”的“者”。随着贵州仁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酱香型白酒全国连锁销售平台”,以及白金酱酒、茅台迎宾酒、习酒等品牌的进入,北京酱香型白酒市场100~500元价格区间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

郎酒虽然在北京市场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茅台、习酒等品牌的竞争,郎酒需要调整战略。据消费者抽样调查,郎酒在100~200元价位推出的老郎酒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其产品名称、区隔和品牌内涵设计不如泸州老窖系列。白金酱酒所属的茅台集团保健酒业公司在渠道开拓、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方面表现出色,对郎酒构成了较大威胁。

北京酱香型白酒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品牌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在北京市场立足并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jiufenlei.com/post/593.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