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口感方面,酱香型白酒因酿制工艺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其酿制工艺主要分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以及串沙酒四大类。
坤沙酒堪称酱香型白酒中的佼佼者。它严格遵循贵州茅台酒工艺,采用完整的仁怀地区红樱子糯高粱为原料(破碎率不高于 20%),单次酿制周期长达 1 年,历经 2 次下沙(投料)、9 次蒸煮、8 次发酵、7 次取酒。原酒酿制完成后窖藏 3 年,再与年份酒勾兑,继续窖藏 1 年才出厂。优质坤沙酒香气浓郁且独特,有浓厚的漆味却浓而不艳。入口瞬间,酱香味如汹涌浪潮般袭来,浓郁醇厚,甘润之感遍布口腔。酒液在口中绵柔顺滑,咽下时落口爽净。仔细品味,其中蕴含着粮食香、花香、酒糟味、果香、焦香等多种香气,且以酱香为主导,各种香味协调自然,层次清晰分明,回味悠长持久,空杯留香久久不散。
碎沙酒是坤沙酒的简化改良版。它以磨碎的高粱为原料,无需严格 “回沙”,一般蒸煮 2 到 3 次便可取完酒,这使得其酿制工艺简单、周期短、出酒率高。由于 “回沙” 次数少,碎沙酒口感受到一定影响。上好的碎沙酒虽有明显酱味儿,但香气略显发闷,初段味道不明显,到中段才逐渐显现却绵软无力。闻香时,没有坤沙酒的漆味。入口较为柔和,甜味较淡,有轻微焦香,不过香味层次模糊,回味短暂,空杯留香时间也不长。
翻沙酒采用翻沙工艺,它没有回沙工艺,是利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与新高粱、新曲药蒸煮发酵酿制而成。由于缺少关键的回沙环节,翻沙酒几乎不具备正宗酱香酒的典型特点。入口时苦味较重,有淡淡的焦苦香,好一些的翻沙酒可能没有明显糟臭味,但尾部通常能品到较为明显的焦臭糟香味。因其加入了坤沙酒的酒糟,所以会带有些许漆味。
串沙酒本质上是酒精勾兑酒。它同样使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但其原料主要是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等成分,严格不属于酱香型白酒范畴。串沙酒酒质极差,口感不正,充斥着浓烈的酒精味儿。
除了口感,酱香型白酒在其他方面也有独特之处。在颜色上,根据国家 2011 年发布的酱香型白酒标准,优级(最高级)的酱香酒颜色应略带微黄。但并非颜色微黄的酱香酒就一定是好酒。正宗酱香酒 7 次取酒中,1 到 5 次酒品质最佳,存放多年也不变色,微黄色是其原本的颜色。而 6 到 7 次酒本身黄颜色并不明显,存放一段时间后才会变黄,所以有些厂家会利用这一特点,将多余的 6 到 7 次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做成成酒冒充老酒。因此,不能单纯依据颜色来判断酱香酒的好坏。
在香气方面,优质酱香型白酒香气复杂而协调。除了浓郁的酱香,还融合了多种香气成分,这些香气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复合香气,给人带来丰富的嗅觉体验。
从工艺特点来讲,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工艺独特且复杂,对原料、酿造环境、酿造时间等都有严格要求。漫长的酿制周期和多次发酵、蒸煮、取酒过程,使得酒中的香味物质得以充分生成和融合,这也是酱香型白酒口感丰富、品质卓越的重要原因。
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复杂的香气、特殊的颜色特点以及严谨的酿制工艺,在白酒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无论是追求高品质口感的酒友,还是对白酒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都能从酱香型白酒的特点中领略到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