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白酒备受赞誉,但并非人人都懂得如何品鉴。酱香型白酒的口感醇香幽雅,既不浓烈也不猛烈,这种独特的风味令人回味无穷。为什么说喝酱香白酒对身体有益呢?以下五个要点或许能帮你理解为什么一些人初尝酱香白酒时会觉得不好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提及酱香型白酒,但酱香型白酒到底是什么味道?所谓的“酱香”又究竟是何种香气?让我们深入剖析酱香白酒的味道,一同增长见识。
广告推荐:茅台(MOUT)王子酒酱香经典(2.0)酱香型白酒500ml单瓶装,售价238元,点击购买。
酱酒的“7大味”如下:

酸:酸味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口味特点之一。适中的酸味能使酒体丰满、浓厚,增添风味,同时减少杂味和燥辣感,提升白酒的醇和度。酸味不足则酒味寡淡,而过酸则显得粗俗。适量的酸味能给人带来醇厚、干冽、爽快、开胃的感觉,同时对身体也有益处。
甜:酱香酒中的甜味能赋予酒体丰富的醇厚感。甜味适中才能体现白酒的风格,过多则失去平衡,过少则缺乏回甜感。甜味能带来舒适、滋润、圆正、纯美、丰满、浓郁、绵柔等感受。
苦:许多消费者在品尝酱香型白酒时对苦味较为敏感,误以为苦味是酒质不佳的表现。其实,适量的苦味能带来净口、止渴、生津、开胃的效果。因此,苦味并非是酱香型白酒的缺陷。
辣:酱香型酒中的醛类是辛辣味的主要来源。适当的辛辣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但辣味过重则会破坏白酒的风格。微量的辣味是不可或缺的。
涩:涩味是通过刺激味觉神经产生的,它能使舌头的粘膜蛋白质凝固,产生收敛作用。原料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单宁、乳酸等物质过多融入酒液,从而产生涩味。人们对涩味较为敏感。
咸:咸味的产生通常与酿酒工艺粗糙有关。适量的咸味能促进味觉灵敏,使酒味浓厚,并产生类似谷氨酸酯的风味。但过量的咸味会使酒变得粗糙,影响风味。一般消费者较难察觉这种口味。
怪:怪味(异味)是酒品中不应出现的气味,其产生原因复杂,通常表现为油味、糠味、糟味等。这种味道的特点是与众不同,但很难用明确的概念来描述。
“酱香”到底是什么味?酱香和酱味类似于豆类发酵产生的气味。不同人的味蕾会接收到不同的味觉信号,因此同一款酱香型白酒,不同的人可能会品出不同的味道。有人觉得像豆瓣酱,有人觉得像绿豆酱,各不相同。这种细微的差别很难用语言描述,即使描述了,别人也不一定能理解,所以大家统称为酱味儿。
为什么说酱香酒味道怪?不经常喝酱香白酒的人常觉得“酱香酒味道很怪”,却说不出具体是什么味。其实,酱香型白酒不仅有酱味,还有焦糊香味。这种焦糊香必须恰到好处,不能太淡也不能过浓。酱香型白酒入口时有一种厚醇的感觉,类似喝浓豆浆,酒体粘稠度较高,可以在口中滚动,诸味层次丰富。入喉后到胃,会有一股带着酒香的温暖之气,打嗝时也有香气。这样的酱香型白酒才是真正的好酒。
由此可见,酱香酒的味道确实与普通白酒有所不同。它融合了类似豆类发酵的酱味、焦糊香味,以及“甜、酸、苦、辛、咸、涩、怪”七种味道。虽然香味复杂,但一旦习惯了,就会发现酱香酒的独特魅力,是其他香型无法比拟的。
如果你对酒的酿造工艺和酒文化感兴趣,可以继续探索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