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黔春酒,对于老一点的酒友,它曾是记忆中熟悉的味道。1982 年诞生的黔春酒,作为麸曲酱香型白酒,与平坝金壶春和德江颐年春并称 “贵州三春”,早期也是名声在外。但后来贵阳酒厂因种种原因没落,黔春酒也随之沉沦,仿佛一颗曾经闪耀的星星渐渐失去了光芒。这背后,或许有着经营策略的失误,或许有着市场竞争的残酷挤压。那些曾经喜爱黔春酒的酒友,在它没落的日子里,心中该是多么失落,就像失去了一位多年的老友。好在这几年,黔春酒重新复产,也算是给了酒友们一丝慰藉。
金酱的经历同样令人唏嘘。它最远可追溯到 1909 年,算得上是一家老酒厂了。2013 年获得 “娃哈哈” 投资后推出领酱国酒,这款酒入口柔,回甘明显,本有着不错的底子。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难以捉摸,如今在三大电商平台上,只有某猫有一款 “领酱酱酒” 的信息,单瓶售价不到 200 元,从中高端商务酒调整到百元大众酒,却似乎陷入了 “上不接大气,下不接地气” 的尴尬境地,让人不禁感慨它 “有好酒但没好命”。曾经的壮志豪情,在现实面前逐渐消磨,这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无奈,或许只有金酱的经营者们最清楚。
这些倒闭或曾经濒临倒闭的酱香型白酒,就像一本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它们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酱香型白酒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更让我们对那些在市场中坚守的品牌多了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