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一年新国标下的品质升级与行业变革

一、新国标发布:一年之变背后的行业里程碑

2025年6月1日,酱香型白酒行业将迎来一项划时代变革——GB/T 10781.4-2024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茅台集团牵头,联合中食院有限公司、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及多家企共同修订,首次以“一年”为时间轴细化质量管控体系。

新国标明确要求,企业需根据生产日期一年内和一年后的产品分别制定理化指标。例如,总酸、总酯等关键成分的稳定性需在一年后保持更高标准,这既尊重了酱酒“越陈越香”的天然特性,又通过科学数据量化了品质提升路径。出厂检验环节新增生产记录文件核查,确保从投料到勾兑的全流程可追溯,杜绝非固态发酵或添加外来物质的违规操作。


二、一年周期:酱香工艺与品质的双重升华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素有“一年周期、两次投料、七次取酒”的传统,而新国标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时间维度的价值。文件规定,只有采用高温大曲固态发酵工艺、符合全程生产控制要求的产品,才允许标注“酱香型白酒(大曲)”。这一分类不仅保护了赤水河流域核心产区的传统工艺,也为北方等新兴产区采用麸曲等创新工艺留出发展空间。

在香气表达上,新标准突破性地引入“果香”“花香”“青草香”等具象化术语,并首次运用“风味剖面”评价体系。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感官描述,将专业品评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语言,让消费者通过标签即可预判一年陈酿后的风味层次。

三、一年之约:行业格局的重构与机遇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酱酒产能达75万千升,销售收入突破2300亿元,消费渗透率超过30%。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一方面,头部企业如茅台通过产能扩张(2028年设计产能达8万吨)和市场化定价机制巩固优势;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在一年周期内完成工艺升级,例如建立生产记录数字化系统、优化勾兑技术以应对理化指标动态变化。

新标准严格限制食用酒精和非发酵呈香物质的使用,这将倒逼企业回归纯粮固态酿造本质。市场分析预测,未来十年酱酒消费渗透率有望突破50%,而具备“一年品质承诺”标识的产品将成为消费者首选。

​​
从赤水河畔的传统工艺到全国化的产业版图,酱香型白酒正以“一年”为刻度书写新的行业标准。GB/T 10781.4-2024不仅是一次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对消费者“时间价值”的郑重承诺。在这场品质革命中,谁能把握“一年周期”的酿造哲学,谁就能在酱酒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中占据先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jiufenlei.com/post/108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