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公告(500人)
## 一、目标任务
根据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财政厅(甘人社通〔2025〕141号)及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平政办发〔2025〕2号)要求,平凉市将高质量推进2025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2025年,平凉市将支持500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通过省级财政适当补贴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实现。
## 二、招聘范围
1. 招聘对象
未就业的甘肃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
省内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和高级工班毕业生
愿意在平凉市就业的省内院校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毕业生
省内藏区毕业生可放宽至普通中专学历
2. “未就业”判定标准
以未参加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判断标准。
3. 优先招聘对象
鼓励用人单位优先招聘以下群体:
脱贫、易返贫致贫高校毕业生
城乡低保、零就业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4. 不再纳入此次招聘范围
已享受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生活补贴及县选“四支招募计划”补贴的高校毕业生
## 三、用人单位范围
1. 用人单位类型
平凉市县级及以下教育机构、卫生机构
街道社区、基层站所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生态产业相关的国有企业
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企业
各类民营企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
2. 用人单位要求
按照属地化原则申请项目名额
运行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
3年项目期满后仍能够为招聘人员提供留用条件
3. 优先纳入范围
往年招用项目人员期满留用率较高的用人单位
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
4. 不得纳入项目范围的用人单位
近3年存在以下情形:
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
其他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受到举报核查属实或被劳动监察等部门查处的
经营状况较差、管理混乱,受到有关部门通报批评或处理的
有其他严重不良诚信记录的
## 四、组织招聘
1. 指标下达
平凉市根据各县(市、区)上报的指标申请报告和大就业信息系统中各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人数按比例向各县(市、区)分解下达招聘指标。
2. 双向对接
各县(市、区)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组织承担项目招聘任务的单位与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展双向对接。
3. 申报审核
各县(市、区)所属用人单位经县(市、区)人社部门初审后报市人社部门审核
市属企业报市人社部门审核
省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按属地原则直接报企业所在辖区人社部门确认纳入
## 五、申报时间、材料及地点
1. 申报时间
2025年5月7日至8月12日
2. 申报材料
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或社会组织登记证
法定代表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企业简介,明确招聘岗位名称、招聘人数、专业要求、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资报酬、社保待遇等材料
3. 申报地点
市、县(市、区)人社局
## 六、扶持政策
1. 生活补贴
省级财政部门对通过本项目招聘的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用人单位必须与毕业生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
招聘单位可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
2. 职业发展
项目期间,招聘的毕业生按规定可以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层服务项目、脱产研究生等招录(聘)考试
项目人员补贴期未满自行离岗的,在剩余项目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进行递补,新递补人员同样享受为期3年的生活补贴
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项目聘用人员,可由符合条件的新用人单位再次聘用,继续享受应享未享月数的生活补贴
3. 其他待遇
项目招聘的毕业生,可享受用人单位所在市或县(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在办理户籍手续、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项目工作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验
项目期满与用人单位协商是否留用,未留用的毕业生自主择业或创业,项目期不再延长
## 七、资金拨付和申报
1. 资金拨付
8月底前,市财政局根据各县(市、区)招聘指标,统一将毕业生生活补贴下拨至各县(市、区)财政局。
2. 补贴申报
从9月份开始,招聘单位按月向所属人社部门为招聘的毕业生申报生活补贴。
申报材料:用人单位向招聘人员发放工资报酬花名册、当月考勤表及缴纳社会保险凭证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同级人社部门提交的审核结果,自9月份开始将招聘毕业生的生活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社保卡账户,不得通过企业发放
## 八、注意事项
发消息“基层”查看相关附件,进行网上报名
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不要错过报名时间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公告(450人)
## 一、指标任务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政办发〔2025〕13号)和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甘人社通〔2025〕141号)精神,定西市2025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指标为450个。
## 二、项目人员范围
1. 招聘对象
未就业的甘肃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
省内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和高级工班毕业生
愿意在甘肃就业的省内院校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毕业生
省内涉藏地区毕业生可放宽至普通中专学历
2. “未就业”判定标准
以未参加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判断标准。
## 三、项目单位范围
1. 用人单位类型
县级及以下教育、卫生机构
街道社区、基层站所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生态产业相关的国有企业
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企业
民营企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
2. 用人单位要求
参加项目人员不占事业编制,按临聘人员管理,签订劳动合同
按照属地化原则申请项目名额
运行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
3年项目期满后仍能够为招聘人员提供留用条件
3. 优先纳入范围
往年招用项目人员期满留用率较高的用人单位
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
4. 不得纳入项目范围的用人单位
近3年存在以下情形:
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
其他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受到举报核查属实或被劳动监察等部门查处的
经营状况较差、管理混乱,受到有关部门通报批评或处理的
有其他严重不良诚信记录的
## 四、项目申报
1. 申报时间
2025年5月6日至5月30日(节假日除外)
2. 申报地点
市、县区所属单位请与市、县区人社部门联系申报,不得重复申请。
3. 申报材料
① 2025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指标申报表(附件1)
② 2025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招聘岗位申报表(附件2)
③ 单位情况介绍,所需的岗位名称、专业要求、人员数量、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及工资报酬、社保待遇等
④ 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⑤ 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申报材料请同时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
## 五、组织招聘
1. 双向对接
市、县区通过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组织招聘单位与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展“双向”对接。
2. 招聘会时间
双向对接招聘会原则上要求于7月15日前召开,具体时间由市、县区人社部门另行通知(用人单位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关注定西市人社局官网或定西人社12333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县区人社部门微信公众号)。
3. 合同签订及培训
8月20日前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开展岗前培训,9月份项目人员全部到岗工作。
## 六、扶持政策
1. 生活补贴
省财政对通过本项目招聘的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参与项目的用人单位必须与毕业生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不包括省财政1500元的生活补贴)
2. 递补政策
由于项目招聘人员流失出现指标空缺时,在剩余项目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进行递补,新递补人员同样享受为期3年的生活补贴
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项目聘用人员,可由符合条件的新用人单位再次聘用,继续享受应享未享月数的生活补贴
3. 留用政策
财政补贴结束后,鼓励用人单位留用已招聘的毕业生
对招聘毕业生留用率高和招聘脱贫家庭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通过指标倾斜等方式给予扶持
对毕业生留用率低的用人单位可取消申报资格
## 七、注意事项
发消息“基层”查看相关附件,进行网上报名
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不要错过报名时间
来源丨甘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