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命名历史
酱香型白酒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时,为了提升茅台酒的质量稳定性,全国酒业专家齐聚茅台进行试点研究。被后人尊称为“酱酒之父”的李兴发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茅台酒的“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并进行了命名。这一发现对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年,轻工部在山西召开了茅台酒试点论证会,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确定以及酱香型的命名。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酱香型白酒的正式确立,为后续的白酒分类奠定了基础。
酱香型白酒的健康特点
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
酱香型白酒的健康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易挥发物质含量较低,对人体刺激较小。这种特点源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
酱香酒在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香型的酒高出近一倍。高温环境下,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能够被有效挥发掉。酱香酒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储存,这一过程中更容易挥发的物质会进一步减少,从而使得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更少,对人体的刺激也相应减小。
据医学界专家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确实具有抑制肝癌、保健肠胃、活血化瘀、缓解风湿关节疼痛等功效。研究人员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常年坚持适量饮用酱香型白酒的人,上述症状会逐年减轻,甚至在不经意间完全康复。
酸度高,有利于健康
酱香型白酒的酸度较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味能够健脾、保肝,并有助于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对健康有益。道教和佛教也高度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
酱香型白酒含有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这是一种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作用。酱香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其功效比SOD更强。

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使其不分离胶离纤维,从而有效防止肝硬化的形成。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由纯粮酿造,是一种天然发酵产品。其酿造工艺复杂,香气独特,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因此,即使有人试图通过添加合成剂来造假,也无从下手,这也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性。
这种纯粮酿造、不添加外来物质的特点,使得酱香型白酒成为一种纯净、健康的饮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