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贵窖坚守茅台酒传统工艺,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

揭秘酱核心工艺:“12987”的奥秘

酱酒,作为中国白酒中的瑰宝,其独特的风味和酿造工艺备受推崇。而“12987”工艺,正是酱酒酿造中的核心密码。这五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工序、漫长的周期和高昂的成本,却最终造就了酒品上乘的酱香佳酿。“12987”工艺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分段详细解析其奥秘。

“12987”工艺概述

“12987”工艺因其工序复杂、耗时长久、成本高昂、出酒率低,但酒品卓越而闻名,是酱酒酿造中的顶级工艺。这一工艺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特定的酿造步骤,共同构成了酱酒的独特风味。

酱香酒100个基本知识

“1”:一年生产周期

“12987”工艺中的“1”指的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在大曲酱酒的酿造过程中,从投粮到封坛入存,需要完整经历一年的时间。这一周期内,需经过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因此被称为“12987”工艺。

“2”:两次投粮

“12987”工艺中的“2”意味着两次投粮。第一次投料被称为“重阳下沙”,即使用红粮(高粱)进行润沙、蒸煮、摊凉、加曲、堆积、入窖发酵等六个工序。第二次投料则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润粮后继续蒸煮,摊凉后加入曲粉,收堆发酵,再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的原料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9”:九次蒸煮

“12987”工艺中的“9”表示九次蒸煮。蒸煮的容器称为“甑”(zèng),茅台镇的甑子能装高粱1500斤。每次蒸煮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头两次投粮经过两次蒸煮但不取酒,从第三次蒸煮开始,时间为腊月到次年正月,剩下的七次蒸煮都会取酒,直至次年农历九月份蒸煮过程才完成。

“8”:八次发酵

“12987”工艺中的“8”代表八次发酵。发酵分为“阴阳发酵”:开放式发酵(堆积发酵)是有氧发酵,通过摊凉、堆积、充分网罗空气中的有益微生物,实现“产香”;封闭式发酵(窖池发酵)是无氧发酵,将酒醅用窖泥密封于窖池中,吸收地之灵气,产酒。

“7”:七次取酒

“12987”工艺中的“7”意味着七次取酒。经过下沙和糙沙的高粱淀粉吸胀后,开始糊化、糖化和酒化,随后进入七次取酒程序。不同轮次所取得的酒具有不同特点,度数也有差异,取酒后分坛存放。每一轮次的酒都无法单独作为酱香型白酒,只有经过调酒师的科学组合,七轮次的酒才能融合成最终的美酒。

酱酒酿造的后续工序

第七次取酒完成并不意味着酿造结束。一瓶好酱酒还需要至少35年的储存时间,经过科学的调配勾兑,最终生产装瓶,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从红高粱到瓶中酒,每一瓶酱香酒的酝酿都凝聚着匠心与时间,十分珍贵。

“12987”工艺不仅是酱酒酿造的精髓,更是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其复杂性和高要求,造就了酱酒的卓越品质,也使其成为酒中珍品。了解这一工艺,方能更深刻地品味酱酒的醇厚与独特。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jiufenlei.com/post/1718.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