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沙酒与粹沙酒究竟有何不同?坤沙酒遵循茅台酒的传统酿造工艺,选用本地的红缨子高粱。每年重阳节前后,将高粱与酒曲按1:1的比例混合(俗称“下沙”),开启九蒸八晒七出的酿造过程:九次蒸煮,每次蒸馏的原酒均不掺入原料中。在酿造过程中,进行两次投料、八次高温堆积发酵(每次持续一周)、八次下窖(每次历时一月),最终经过七次蒸馏取酒。取出的原酒需窖藏三年,三年后进行勾兑调味,再窖藏一年,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在遵义地区,“沙”即指高粱,其中最著名的是当地产的“红缨子”高粱。这种高粱颗粒细小、呈红色,因此被称为“沙”。红缨子高粱又称糯高粱,其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能够承受多次蒸煮。外地高粱通常在第五次取酒后便被榨干,而本地高粱却能完成七次取酒。“下沙”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根据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可产出不同类型的酒。如果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所产的酒就是“坤沙酒”;若使用磨碎的高粱酿造,则为“碎沙酒”;而将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造的酒则被称为“翻沙酒”。
坤沙酒在茅台镇也被称为“捆沙”或“坤籽酒”,是传统工艺酿造的酱香型白酒。它严格遵循贵州茅台酒的传统工艺,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但品质优良。其核心工艺是“回沙”,即原料需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即“二九八七生产工艺”),并且必须窖藏三年以上才能出厂。坤沙酒所用的高粱不能粉碎,破碎率需小于等于20%。由于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仅粮食成本就高达几十元,因此其销售价格自然较高。
茅台镇作为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其纯粮坤沙酒凭借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高品质,备受市场青睐。贵州二两酒铺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茅台镇东台酒业酱香型白酒纯粮坤沙”,向全国批发零售团购基酒供应,为消费者带来了正宗的茅台镇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