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酱香型白酒:茅香典范
酱香型亦称茅香型,以茅台这一蜚声中外的美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宛如在鼻尖跳跃的醇厚音符,又带有一丝恰到好处的焦香,不过焦香绝不能过于浓烈而盖过酱香。它的香味细腻、复杂且柔顺,隐约含着泸香却并不突出,酯香与酱香柔雅协调,先是酯香轻盈浮现,而后酱香悠悠悠长。酒液清澈透明,色泽微微泛黄,倒入杯中,香气持久不散,茅台酒更有 “扣杯隔日香” 的神奇美誉。入口品尝,味大于香,苦度适中,即便酒度较低,风味依然不减。其标准评语为: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2017 年,贵州无忧酒业 (集团) 有限公司旗下的无忧酒入选首届遵义市十大名酒,在酱香型白酒领域崭露头角。
凤香型白酒:西凤韵味
凤香型白酒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西凤酒为典型代表。它以高粱为原料,采用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或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运用续馇配料,在土窖中发酵(窖龄不超过一年),并以酒海容器贮存。其主体香味成份为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异戊醇,酒质特点鲜明,无色且清澈透明,散发着醇香秀雅的气息,入口甘润挺爽,诸味和谐交融,尾净悠长,既有着清香型白酒的清爽,又不失浓香型白酒的醇厚,巧妙地融合了二者优点。
酱香型白酒酿造奥秘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遵循严格的周期,一年一个轮回,历经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糙沙酒蒸馏结束后,酒醅出甑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入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得到第二轮酒,即 “回沙酒”,此酒相比糙沙酒,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醇和,只是略带一丝涩味。之后的三、四、五次原酒统称 “大回酒”,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 “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且味长。第七次的 “枯糟酒”(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的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与糊香,一般作为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从第三轮起不再投入新料,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增加,淀粉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 10% 左右。而且,酱香型白酒发酵时大曲用量颇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可达 1:1 左右,各轮次发酵加曲量会根据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调整。气温低时适当多用,气温高时适当少用,基本控制在投料量的 10% 左右,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六、七、八轮次适当减少。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 4 - 5 天,以此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促进大曲作用发挥。
白酒品鉴要素:香、体、风格
香,是白酒的重要魅力所在,通过人的嗅觉感受。评气味时,将酒杯置于鼻下 7 - 10CM 左右,轻轻嗅闻。酒品香气复杂多样,不同酒品香气各异,同一酒品香气也会有变化。描述酒品香气程度的词语丰富,如无香气、似无香气、微有香气、香气不足、浮香、清雅、细腻、纯正、浓郁协调、完满、芳香等;描写酒香释放情况的有暴香、放香、喷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绵长等;而形容不正常气味则用异气、臭气、焦糊气、金属气、腐败气等。体,酒品的色、香、味溶解在水和酒精中,与挥发物质、固态物质混合构成整体。评价酒品的体常用精美醇良、酒体完满、酒体优雅、酒体甘温、酒体娇嫩、酒体瘦弱、酒体粗劣等词语。风格,是对酒品色、香、味、体的全面品质评价。同一类酒中每个品种都有差别,名贵酒品都以上乘质量和独特风格受饮者喜爱,品评酒品风格会用突出、显著、明显、不突出、不明显、一般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