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12987”酿造密码

从重阳节投料到次年重阳节封坛,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历经365天、30道工序、165个环节,经过九蒸八酵七取的匠心淬炼,每一滴都要在陶坛中沉睡三年以上才能苏醒。这串看似枯燥的数字密码,其实是千年酿酒智慧凝结的味觉方程式,解码着酱香酒幽雅细腻的终极奥秘

“12987”工艺,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轮发酵、七次取酒,构成了酱香型白酒的传统酿造方法。这一工艺流程繁复,生产周期长,正是这些独特的环节,共同铸就了酱香型白酒的卓越风味

一年一轮生产周期

酱香型白酒遵循一年一轮的生产周期,从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开始酿造,直至次年的重阳节结束。这一周期内,所有繁复的酿造工序都需逐一完成,从而确保了每一滴酒都具备上乘品质与独特风味

两次投料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有两次关键的投料环节。首次投料,被称为“下沙”,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进行,主要采用红缨子高粱。而第二次投料,则是在首次投料后大约一个月进行的“糙沙”工序,依旧选用红缨子高粱。这两次精心投料的操作,为后续的发酵与蒸煮工序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基础

九次蒸煮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内,原料会经历九次蒸煮工序。这些蒸煮操作旨在逐步提取原料中的有益成分,并为接下来的发酵步骤奠定基础。在前两次蒸煮过程中,通常不会进行取酒操作。这样的设计旨在延长发酵时间,让更多微生物得以充分接触和作用,从而确保发酵的深度和充分性

酱香酒工艺制作方法

八轮发酵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发酵环节至关重要,它被细分为八轮。每一轮发酵都包含两个关键阶段:高温堆积发酵与窖池发酵。高温堆积发酵旨在广泛吸纳空气中的有益微生物,进而丰富酒的香气成分;而窖池发酵则专注于产生酒精及其他独特风味物质

七次取酒

从第三次蒸煮开始,每次蒸煮后都会进行取酒,一共进行七次取酒。这些取酒的酒液品质各异,但它们都是后续勾兑的重要基础。取出的酒液需经过长时间的窖藏,通常至少三年以上,以便让酒体更加醇厚、稳定

工艺特点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极为复杂,整个生产周期涵盖30道工序和165个工艺环节。每一环节都需精细把控,以确保酒品的卓越品质。其生产周期长达一年之久,加之长时间的窖藏,使得酱香型白酒在生产成本上相对较高。正是这种精心的酿造与长时间的陈化,赋予了酱香型白酒其独特且高品质的风味

传统性: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深深植根于数百年的酿酒传统之中,这一传统不仅得以完整保留,更是其独特风味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12987”工艺,作为这种传统酿造法的代表,因其繁琐的工序和长达一年的生产周期而备受瞩目。这种独特的酿造工艺,不仅为酱香型白酒的卓越品质和鲜明风味提供了坚实保障,更深刻诠释了中国传统酿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jiufenlei.com/post/286.html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