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苦味争议:真相与解读
酱香型白酒以其醇协调、细腻甜柔的口感深受老酒友喜爱,其无添加的特性更是让人在品鉴时倍感愉悦。若有人声称酱酒带有苦味,甚至一些酱酒的苦味颇具特色,多数酒友会立刻联想到假酒。毕竟,多年的饮酒经验让他们难以置信酱酒会苦。味苦是否真的等于假酒?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白酒风味的苦味特征
白酒的风味主要由“辛、甘、苦、酸、涩”构成,苦味是其中一种明确的风味特征。在酱香型白酒的蒸馏摘酒过程中,第5至7轮的原浆会带有明显的苦涩味,这种苦味通常在品味的最后阶段才较为明显。
正宗坤沙酒的勾调工艺
正宗的坤沙酒需要经过专门的勾调。即便使用第5至7轮原浆(这些原浆偏苦)进行生产,酿酒师也会用其他轮次口感偏醇甜的原浆进行中和。因此,日常生活中多数酱酒口感协调,苦味并不突出,容易被忽视,导致人们产生酱酒无苦味的错觉。
苦味的来源与判断标准
酱酒本身的风味就带有一定的苦味,只要苦味不明显,未严重影响基础口感,多半是正常现象,并非假酒。但如果苦味浓郁到影响饮用,则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干净的原料和辅料,导致酒体受污染,这样的酒已不宜饮用。
品鉴酱酒的三步法
在享用酱酒前,建议遵循“观色、闻香、尝味”的三步法:
1. 观色:观察酒液的颜色是否清澈透明。
2. 闻香:通过嗅觉判断酒香是否纯正,有无异味。
3. 尝味:小口品尝,感受酒体的协调性及苦味是否自然。
通过这三步,可以有效避免劣质或变质酱酒的危害,品尝到真正的好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