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老酒的魅力与酱香白酒的特点
自古以来,酒都被认为越陈越香,这主要源于陈年老酒讲究的“醇”与“香”两大要素。酱香白酒有一句谚语:“百年陈酒十里香”,形象地说明了经过多年陈放的老酒,其老熟香、味浓郁甜、口感甘醇,只有在饮用时才能感受到清口甘爽、回味悠长。还有“酒需三分酿,七分藏”的说法,强调酱香酒的质量风味与贮存老熟程度密切相关。
白酒根据其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与风格。目前,白酒的香型主要有12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酱香型和浓香型等。决定这两种白酒酒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酿造工艺的不同。酱香型白酒属于高温大曲,而浓香型白酒则属于中温大曲。
酱香型白酒的原料与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一般以小麦、水、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酱香工艺酿造而成,是一种天然产品。在整个酿造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香气、香气等外来物质。优质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酒体丰富醇厚、香而不艳、低而不淡、空杯余香等特点。饮用时味道鲜美,吞咽方便;饮用后无头痛、口干等特点。
酱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有茅台、习酒、国台、钓鱼台、领匠酒等。这些品牌都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卓越的品质,成为了酱香型白酒的代表。
浓香型白酒的原料与酿造工艺
浓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酿造。浓香型白酒具有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等特点。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有五粮液、剑南春、泸州特曲等,这些品牌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的六大区别
一、原材料
酱香型白酒的原料必须是红婴子糯高粱,这种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有利于反复蒸烤,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等物质。
浓香型白酒的原料比较复杂,包括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其中一些是用其他粗粮为发酵原料,因此浓香酒也被称为杂粮酒。
二、产地和发酵容器不同
酱香型白酒以贵州茅台镇7.5平方公里酱酒核心产区为主。浓香型白酒以四川泸州宜宾为主。酱香型白酒采用石窖泥低,而浓香型白酒多用泥窖,清香型则多选择地缸来进行发酵。
三、酒体香气
酱香型白酒酒色略黄,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优雅细腻,空杯香味优雅持久,入口柔软醇厚,层次丰富,回味悠长。
浓香型白酒酒香浓郁,柔软甘甜,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长。也就是说,喝进嘴里就很甜,然后会觉得绵软,这也是判断浓香型酒质量的依据。
四、酿造工艺的不同
酱香型白酒:正宗酱香型白酒秉承三高三长工艺,三高是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蒸馏酒;三长是指基础酒生产周期长、制曲时间长、基础酒储存时间长。好的酱酒必须经过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次投料、九次烹饪、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等严格的工艺。领匠酒厂保留了这些优秀的酿造工艺。酿造的基础酒陈酿三年以上,储存一年后方可出厂,整个生产过程持续了近五年,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酱酒如此醇厚柔软。
浓香型白酒:浓香型工艺采用续糟配料、混蒸混烧工艺,将破碎的原料加入出窖(池)的发酵谷物,加入大曲(糖化发酵剂)进行糖化发酵。酒厂酿造生产以高粱为主要原料,以自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发酵,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并强调百年老窖。酿造后,储存一段时间,以去除新酒的辛辣味道,然后混合旧酒。

五、气候条件不同
气候条件是影响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有人曾经流传茅台之所以优质与茅台镇的自然优势也是分不开的。曾经茅台酒厂也自己做出研究,将酒在其他地方酿制,看是否有相同的口味,结果以失败告终。加上各个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就造成了酿酒微生物的不同,以及相同微生物代谢的差异,也就导致品质、口味的不同。
六、健康
酱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酱香型白酒具有三高的特点,蒸馏时,白酒的温度高达40度以上,是其他香型白酒的近一倍,在高温下,能有效挥发有害物质。酱香型白酒应储存三年以上,挥发性物质可挥发大部分,易挥发性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有利于健康。
浓香型白酒:分子不聚合,是小分子酒精,释放迅速,进入粘膜刺激后,会有辛辣的感觉。身体会迅速吸收小分子酒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会迅速增加,但也会刺激脑神经、愤怒和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