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香型揭秘:发酵时长与用水详解
一、12种白酒香型发酵时长盘点
在1965年之前,中国白酒尚未划分香型。尽管香型是白酒的固有特征,古代更多以品牌和产地闻名,直到建国后才被系统命名。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首次按四大香型评比,此后逐渐发展出“十二种”主流香型。评酒会虽仅举办五届,但各香型的发酵时长却各有特色。
1. 清香型白酒(1979年)
清香型白酒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发酵时长差异显著:
1)大曲清香型:采用地缸或陶缸发酵,时间约28天。代表为山西汾酒。
2)麸曲清香型:使用水泥窖池发酵,时间约45天。代表为北京牛栏山、红星二锅头等。
3)小曲清香型:土窖发酵(红砖池或不锈钢酵池双重发酵),时间430天。代表为台湾金门高粱酒等。
2. 浓香型白酒(1979年)
浓香型白酒采用泥窖发酵,发酵时长在30~60天之间。代表产品包括四川泸州老窖特曲、四川五粮液等。
3. 酱香型白酒(1979年)
酱香型白酒采用石窖发酵,发酵时长为28天,需经历八次发酵。代表产品有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
4. 米香型白酒(1979年)
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小曲陶缸或不锈钢发酵,时间1~4天,最长可达7天。代表为广西桂林三花酒。
5. 豉香型白酒(1984年独立)
豉香型白酒同样以大米为原料,采用不锈钢罐液态发酵,发酵时间约15天。代表为广东歌玉冰烧。
6. 凤香型白酒(1989年)
凤香型白酒采用土窖发酵,发酵时间最短14天,近年延长至28天。代表为陕西西凤酒。
7. 药香型白酒(1989年)
药香型白酒采用泥窖发酵,小曲发酵时间约7天,大曲发酵时间约8个月。代表为贵州董酒。
8. 芝麻香型白酒(1989年)
芝麻香型白酒采用土窖发酵(砖壁泥底),发酵时间约30天。代表为山东景芝白干酒。
9. 特香型白酒(1989年)
特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石窖发酵,发酵时间约40天。代表为江西四特酒。
10. 兼香型白酒(1989年)
兼香型白酒分为两种:
1)酱兼浓:半砖半泥窖发酵,时间约30天,八次发酵。代表为湖北白云边酒。
2)浓兼酱:土窖发酵,时间约60天。代表为安徽口子窖酒。
11. 老白干香型白酒(2007年国家标准认可)
老白干香型白酒采用地缸发酵,时间约15天。代表为河北衡水老白干酒。

12. 馥郁香型(2021年国家标准)
馥郁香型白酒采用泥窖发酵,发酵时间约3060天。代表为湖南酒鬼酒。
13. 黄酒
黄酒采用陶缸、瓦坛或不锈钢发酵,初期发酵4~5天,后期再次发酵10天至1个月,甚至6个月,越长时间越醇厚。代表为绍兴黄酒。
二、水质的pH值和硬度对酿酒的影响
俗话说“名酒出佳泉”,水质对酿酒至关重要。古代传统酿酒必选泉水,如明清时期名酒聚集地山西,号称“千泉之地”。汾河流域是中国北方泉水最多的流域之一,名泉如晋祠泉、郭庄泉(汾酒酿造用水)、龙子祠泉、霍泉、红山泉等。五粮液用安乐泉水,剑南春用玉妃泉水等。传统作坊式酿酒一泉足矣,但现代工业化酿造需大量用水,因此多用河水或地下水,但水质仍需优良。
1. 水的pH值对酒的影响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范围014,7为中性。国家最新发布的GB57492022规定饮用水pH值在6.5~8.5之间。研究表明,不同酿酒工艺对pH值要求不同:白酒酿造过程pH值3.9~6.5,啤酒5.2~5.6,葡萄酒2.83.6。但名酒用水多为弱碱性,如汾酒pH值7.3~7.6,赤水河中段pH值7.538.99,茅台用水pH值7.0~7.8。这与工艺要求似乎矛盾,实则因发酵后产生乙酸、己酸等酸酯,使液体变酸性。因此,粮食加水(弱碱性水)在曲药作用下酿酒,成品酒整体呈酸性是正常的。
2. 水的硬度对酒的影响
水的硬度最初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硬度高口感涩,低则柔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饮用水总硬度(以CaCO₃计)细分为七个等级:0~75mg/L极软水,76~150mg/L软水,151~300mg/L中硬水等。我国GB57492022标准规定总硬度不得超过450mg/L。健康饮用水硬度应维持在50200mg/L。市场上瓶装水硬度普遍低,但过滤了有益矿物质,不利于酿酒。实践证明,白酒用水总硬度宜控制在50mg/L~150mg/L(软水、中硬水为佳),过高会干扰酯类形成,过低则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酿造用水硬度需高于生活用水标准,以确保酒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