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作为
酒的
王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酒类和产量,堪称世界之最。中国不仅是酒的故乡,更是酒文化的中心。酒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代表着礼仪、氛围、情趣和心境。
酱香酒不仅带来美的享受,更给予人们美的启示和力量。酱香酒的发展史,是劳动人民不断探索和奋斗的见证,其精神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无畏气概紧密相连,是中国酒魂的象征,与欧洲的“酒神”相媲美。酱香酒的存在,使中国的餐饮文化更加辉煌。
酱香酒的命名源于其独特的酱香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升酿酒工业,轻工业部在1952年举办了首届评酒会,但当时由于对酿酒的科学认识不足,评选主要依据酒的品质和口碑。直到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
白酒开始按香型分类,
酱香型正式确立,酱香酒与“酒”的千年缘分终于结出硕果。
酱香酒的酿造工艺概括为“12987”: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这一过程体现了酱香酒的精细和复杂,从原料准备到最终取酒,每一步都经过精心控制,确保酒的品质。
酱香酒多集中在茅台镇,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茅台镇位于贵州高原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终年云雾缭绕,夏季高温潮湿,这些条件为酒料的发酵提供了理想环境。赤水河的紫红色土壤富含矿物质,其水被层层过滤,成为酿酒的优质水源。
在中国,酒是社交的重要媒介,无酒不成席。无论是老友相聚还是生意场上的应酬,酒都扮演着促进气氛和加深关系的角色。酱香酒经过长时间的窖藏,对人体伤害小,被认为是最健康的白酒之一。酱香酒不仅是中国酒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